
一般情况下我写文章都会以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来当做内容,简单说就是以结果为内容核心,至少这样的话内容是真实的,这样就不会存在造谣的内容了,有一些文章内容是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情绪的,但有一些文章内容一定必须要真实,不能添加自己的任何想象,结果就是结果,事实就是事实
就比如说,我开车带媳妇去滨州的路上接到了一个潍坊打来的电话,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号码的尾号比较厉害,这个电话的尾号是110。
滨州,算是山东省内的一个沿海城市,虽然并不是很出名,但依旧是一个沿海城市,城市中的道路多数都是以海,河来命名,滨州不仅有大海,而且还有黄河,至于其他的内容就暂不评价了,总之是一个比较小的城市,试着理解就对了,毕竟这篇文章重点讲述的不是滨州这个城市,而是我去滨州的路上接到了一个电话。
给我打电话的人区号是潍坊的,尾号是110,一般情况下我的手机主号码从来没有接到过这种电话,在很早之前的时候接到过这种类似的推销装修,全屋定制的电话,再后来可能是因为装修好了,手机主号很少接到这样的座机电话,电话接通后,对面是一个20-30岁的男人的声音,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瞬间收敛了很多。
他说:我是市经济开发区公安局的
我说:你好,有什么事情吗?
他说:你在16号的时候去过青岛吗?
我这个人天生就有一些敏感,在加上在网络中混迹了多年,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骗局,我的潜意识还是比较抵触陌生电话,以及陌生人直接询问我敏感信息的,我直接问:你是不是市领导防疫小组的,打电话的目的是不是核查我去过那里?
对方说:嗯,是的
我想都没想的直接说:没有去过青岛
他说:你现在住在哪里?
我说:我住在xx区,xxxx
他说:好的
然后就挂了电话,这个时候媳妇说:你不是去过青岛吗?
我说:我去过吗?
媳妇说:你肯定去过,你那次跟着我一起去的胶州,然后又去的城阳,你忘记了?
我说:我忘了,就这样吧,等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再说吧,或者我找个适合的时间“自首”
这里有一些小细节需要讲一下,现在的大数据很发达,我不会无缘无故的接到这种电话,只要我的信号网络在某个地区出现过,就一定能够查询出来,我的否定没有没有什么用,因此市公安局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是否去过青岛,肯定是因为我的网络信号,在青岛附近出现过,不然他们为什么直接给我打电话呢。
青岛与潍坊相邻,过了潍坊就是青岛,我去青岛的时间是16号,市公安局给我打电话的时间是5号,这中间间隔了17天左右,而5号左右,月初的时候,正好是青岛怡情最严重的时候,因此我才接到了这样的流调电话,我本以为我我去过青岛的行踪能够神不知鬼不觉,甚至我都想好了措辞,就说我开车路过青岛,但没有在青岛停留,很快大数据给出了答案,并且劝我尽快“自首”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