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恁说现在这科技发展得真是快啊,那帮助学生做作业的软件,就跟雨后的蘑菇似的,“呼呼”地冒出来了,咱山东这边,家长和学生也都慢慢跟这些软件打上交道了,今儿个咱就好好唠唠这玩意儿。
咱先说说这些软件的好处,头一遭呢,就是方便,不管是做数学题、语文阅读理解,还是英语单词啥的,只要你把题目输进去,或者拍个照,那答案“嗖”地就出来了,就拿咱小侄子来说吧,上小学五年级,有一回做数学作业,有道题可把他难住了,抓耳挠腮的,他爸也不大懂,正犯愁呢,小侄子突然想起来同学说过有个做作业的软件好使,嘿,还真行,一查,解题思路和答案都有了,把小侄子高兴坏了,他爸也松了口气,这要是搁以前,不得跑好几里地去问老师或者邻居家文化高点儿的人嘛。
再就是能拓展知识,这些软件不光给答案,还会有详细的讲解,像语文的古诗词,它会把诗词的创作背景、作者生平、每句诗的意思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,英语软件呢,会有发音示范、语法解析,学生用这些软件做作业的时候,顺便就把知识学了,咱隔壁家的妮儿,上初中,英语不大好,用了个英语学习软件做作业,慢慢地,单词量上去了,语法也懂了不少,英语成绩都提高了呢。
还有啊,有些软件有交流社区,学生们可以在上面跟别的同学交流问题,分享学习经验,咱那上高中的外甥女,就经常在软件的社区里跟其他学校的学生讨论数学难题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,有时候还能想出好几种解题方法来,这就跟以前咱在村里,大伙凑一块唠嗑、出主意差不多,只不过这是在网上,范围更广了。
不过呢,这帮助学生做作业的软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,毛病也不少,咱山东人讲究实在,咱就得把这些毛病都摆出来说说。
第一个大毛病就是容易让学生偷懒,有些孩子啊,一看到有软件能给答案,就不想自己动脑筋了,不管会不会,先把题目往软件里一输,抄上答案就完事,咱村东头老李家的小子,以前学习还挺认真,自从用了做作业软件,就开始偷懒了,老师布置的作业,他都不咋思考,直接照抄,结果呢,考试的时候啥都不会,成绩是“蹭蹭”地往下掉,这不是耽误孩子嘛!
再一个就是软件质量参差不齐,有些软件的答案根本就不对,或者讲解得不清楚,咱镇上有个孩子,用软件做物理作业,照着答案写,结果老师批改的时候发现答案错得离谱,这孩子还跟老师犟,说软件上就是这么写的,后来一查,才知道那软件不咋靠谱,要是学生长期用这种质量不行的软件,那学习可就全乱套了。
还有隐私问题,有些软件要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,咱也不知道它收集这些干啥,要是这些信息被泄露了,那可麻烦了,咱可不能随便把孩子的信息给那些不放心的软件。
那咱家长和老师该咋办呢?咱先说说家长,家长得好好监督孩子用软件,不能让孩子光抄答案,得让他们看讲解,把知识学会,就跟咱以前看着孩子干活似的,得让他们干得明明白白的,要是发现孩子光图省事抄答案,得好好教育教育,还有啊,家长自己也得了解了解这些软件,挑一些质量好、口碑好的给孩子用,可别随便在网上下个软件就给孩子使。
老师这方面呢,布置作业也得动点心思,不能光布置那些能在软件上轻易找到答案的题目,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、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作业,比如说,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咱山东家乡文化的小论文,这种作业软件上可不好找答案,学生就得自己去查资料、思考了,老师平时也得多给学生讲讲正确使用这些软件的方法,让学生知道软件只是个辅助工具,不能依赖它。
咱再说说学生自己,学生得有个正确的态度,用这些软件是为了学习知识、解决难题,可不是为了偷懒,就像咱老一辈人说的,“学是给自己学的”,咱得把软件当成一个小帮手,而不是一个“答案库”,遇到难题,先自己想想,实在不会了,再用软件查一查,看看人家是咋做的,把方法学会了。
帮助学生做作业的软件就像是一把双刃剑,用好了,能帮学生提高学习成绩,拓展知识面;用不好,就会害了学生,咱家长、老师和学生都得明白这一点,正确地对待这些软件,咱山东人向来实在,咱就得踏踏实实地让这些软件为咱孩子的学习服务,可不能让它们把孩子的学习给带歪了,希望咱的孩子们都能好好利用这些软件,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,将来都能有出息,为咱山东老家争光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