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山东菏泽曹县牛B666我嘞宝贝,最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概在2019年左右,在皮皮虾上面刷到了一个视频,一个喊麦的大哥在喊麦前总是喜欢喊上一句,“山东,菏泽,曹县,牛B666,我嘞宝贝”
没想到过了两年之后这句话又火了,不仅火而且还上了各种热搜和头条,甚至连人民日报都点评了,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并没有批判的意思,反而是加油打气:“走红,是给有准备的城市”
这倒是让我有点意外,多数情况下人民日报或者央视点名的人或者地方多数没啥好下场,比如郑爽被点名,现在的现状是啥?彻底凉透了,只是感觉这次比较例外,人民日报反而带了节奏,莫非是顾忌国母老家在菏....
曹县位于鲁西南,与河南的商丘搭界,准确来说是曹县是山东与河南省界的标识县城,曹县盛产芦笋,演出服,汉服,岛国的棺材,和木工艺品...
在我的印象中呢,曹县是一个人文素质比较差的县城,同时经济比较落后,思想比较传统,官僚主义非常严重,说话做事做人非常圆滑,可以理解成,说人话不办人事....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可能会有所改变了,只是没有所谓的北上广曹这么夸张。
一个小县城有啥可与北上广相比的?自己啥样自己没点数?
曹县的人口非常多,看人口统计数量为170万,曹县的面积为1969平方千米,就以宇宙寿光为对比,宇宙寿光是2200平方千米,宇宙寿光人口为110万左右,寿光是个市,以蔬菜大棚为主,曹县只是一个穷不拉嗖的县城而已,不止曹县穷,菏泽市也是穷的,只是现在的发展好了非常多,之前都是倒数的,现在终于不用倒数了。
虽然曹县的人口为170万,但外出务工的人口非常多,曹县人非常喜欢去青岛打工干活,有目标和想法的会去上海或者广州赚钱,曹县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好,也没有那么牛B,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就是汉服和棺材了。
应该在2010年左右,曹县就已经进入了村村开网店的情况,乡镇上班的公务员,教学的老师,初中毕业的学生,以及没考上大学的街溜子,纷纷投入了演出服行业,所谓的演出服就是,学校,公司,集团,商业演出,公益演出等各种活动演出场合所需要的服装,在2010年左右曹县村村户户开淘宝店铺开始做演出服。
这其中也有有暴富的神话,某个村谁谁谁一个月赚了50多万,某乡镇谁谁谁刚卖衣服发了财,昨天刚提了一辆宝马,某某某前几天发了几百件演出服赚了好几万,各种暴富神话不断演绎着,最有名的是大集镇被誉为中国淘宝村,以及中国演出服基地等各种美称。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集(dai ji),并不是短视频上沙雕博主普及的大集(da ji),大,多音字,大夫的大,并非大小的大
演出服在2013年左右的时候彻底爆发,但凡上过学的,但凡识字的,甚至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回到了家中开了淘宝店,做了老板,搞演出服,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定律,总有人能做的好,总有人做不好,总有人能赚钱,总有人不赚钱。
有一些有心机的卖家,明知道自己店铺没销量,为了拉销量,为了冲爆款,降低价格,降低利润,只为出单,带动其他演出服装销量,这一招的确是真的好使,价格降下后,有了销量,甚至有了爆款。
但是其他卖家肯定不干啊,这么一来生意全部被价格低的演出服商家抢走了,自然就学着降价冲销量,冲爆款,你这样做,我也这样做,虽然利润低一点,总比没订单要强,在这样的不断攀比下,你我他大家都打作一团,相互厮杀价格战。
一场价格战经过两年多的洗礼,最终有大部分的卖家选择了关闭淘宝店铺,甚至转售淘宝店,关店的人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,毕竟二八定律这东西永远存在,总有一部分人能赚到钱,总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是要被淘汰的。
这就是曹县演出服的故事,现在曹县人做演出服的人依旧有,只是少了很多,也没有那么多人对演出服暴富梦的向往和幻想了,有的人该打工的还是要打工,该干活的干活...
值得一提的是曹县的快递行业发展的确非常好,特别是乡镇快递发展,的确可以说在全国数一数二,在曹县下面的任意一个乡镇,都有四通一达,以及顺丰,和搅屎棍极兔快递,一个乡镇至少会有10-20家快递公司,外加其他的物流公司,这对于一个乡镇和县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。
在我的认知中,曹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,没啥特别的地方,也没什么突出的了不起的特点,现在的曹县爆红老是揪着几个特产不放,想想也对红总得有个原因和理由以及优点,对不?但每个乡镇,每个县都有属于自己的特产和特色,不止曹县...
而能够让曹县彻底大火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,有个老铁在短视频平台上重复呐喊:山东菏泽曹县牛逼666我咧宝贝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